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信息 >  工作动态

紧跟时代发展着力实现农村电影提质增效 共享首都电影繁荣发展成果 ——北京农村电影“十三五”发展纪实

日期: 2021-01-06     

分享:

  “十三五”时期是北京全面落实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的五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布局,坚持把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项重点工作,团结奋斗,砥砺前行,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电影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最为活跃、最受群众欢迎的文化娱乐形式,为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放映网络覆盖城乡,放映设备升级换代。

  按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固定放映厅、每个乡镇(街道)配置一套流动放映设备的原则,由市财政投资,全市共建成3939个数字电影放映厅,配置325辆流动放映车,共计4264套放映设备,精心编织了一张遍布城乡、无缝链接、功能先进、运转高效的数字电影公益放映网络,在全国率先实现公益电影固定放映乡镇、街道、行政村全覆盖。“十三五”期间,根据首都建设发展整体规划和城镇化进程,进一步优化农村电影资源配置,绝大多数数字影厅修葺一新,座椅更换,观影环境更加舒适;按每年更新五分之一的体量,将农村电影播放器全部更新。


ysc21.png

(各区农村电影放映设备分布比例)

  二、党委政府齐抓共管,运行机制因地制宜。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年年把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列入政府折子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成为文化为民、文化惠民、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点工作。

  有的把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纳入当地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有的纳入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区考核内容,有的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有的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计划,有的纳入干部考核项目。

  采取市、区、乡镇(街道)、村四层能级管理架构。市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政策、指导基层、协调下拨放映补贴、确定和管理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检查监督等工作;各区负责管理使用放映补贴、放映员管理培训、协调播放设备维修维护、定购影片、组织放映活动;每个乡镇(街道)指定一名干部负责组织协调乡镇(街道)公益电影管理工作;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放映员,负责本村数字电影放映;每乡镇、街道配备一套流动放映设备,负责自然村、社区、工地、军营、学校、福利院所等场所流动放映;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委托服务)负责提供播放器、码流站、硬盘等放映设备,负责放映设备维修维护、订购和拷贝影片,协助各区做好放映员业务培训等工作。能级管理架构,层层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标准具体,充分调动了各级积极因素。

  三、牢牢把握正确方向,阵地作用发挥明显。

  充分发挥电影艺术宣传教育功能,把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打造成积极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主流文化的一线阵地。

  一是严把内容关口。所有影片从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电影数字节目交易平台订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是提供优质服务。每村年均放映40场、流动放映50场,全市平均每年播放各类题材影片500余部、18万余场(次)、观影870余万人次,优秀新片超过60%。坚持进乡村、进社区、进工地、进军营、进学校、进福利院所“六个进入”,实现公益电影放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三是建强一线队伍。每年通过技能操练、考核认证等方式,培训放映员6000余人,不断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和能力素质,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联通思想文化宣传“最后一公里”起到重要作用。

  四是坚守抗疫一线。疫情期间,全市6000余名基层电影管理干部、放映员,坚决执行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坚守重点区域值班值勤;把流动放映车改装成防疫宣传车,走村串巷宣传党的政策和防疫知识,平均每人参与防疫120天以上,为打赢防疫攻坚战作出了电影人的贡献。

  四、积极创新方法手段,放映管理严格高效。

  一是健全规章制度。印发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场次公示、管理职责等10余项制度规定,使农村电影方方面面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二是细化管理环节。推出基层影片自选、场次自调、方式自定、GPS/GPRS技术监管、少量多批订片、定时定点放映、微信选片、照片回传、解卡锁卡、巡查抽查、定期通报、信息公开、业务培训、监督考核等近20项举措,涵括各个环节。异常放映率0.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绩效考核84.8分,名列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类项目前茅,群众满意度达到85%以上。门头沟、顺义、怀柔、通州等区电影中心荣获全国“双服务”先进集体。

  三是规范经费管理。市财政平均每年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放映补贴、设备维修租赁、订购影片、宣传推广、监控平台运维,能够严格落实制度规定,经费管理使用规范有序。

  五、不断拓展形式内容,惠民活动亮点纷呈。

  充分利用北京雄厚电影资源,精心策划、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声势浩大的公益放映和电影文化宣传推广活动,用靓丽多彩的电影艺术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生动实践、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鼓舞基层群众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一是主题展映紧扣中心。在党和国家重要活动和重要节日,先后组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建军80周年、建国70周年等36个主题放映活动,有力地配合了中心工作的开展。

  二是双节放映欢乐喜庆。元旦春节期间,持续开展“阔步迈进新时代、光影盛宴贺新春”主题观影活动,精选优秀影片,平均放映16000余场,营造欢乐祥和、文明喜庆浓厚氛围。

  三是国际影响初步显现。2018年启动的迎冬奥千村万场体育电影展映活动,得到国际奥委会和冬奥组委充分认可,被确定为重点考察跟踪项目;2018年8月,老挝电影团访华,北京代表全国接受考察访问任务,受到老挝国家电影局高度评价。

  四是公益讲堂深受欢迎。举办26场大型公益电影大讲堂活动,组织《建军大业》《百鸟朝凤》《空天猎》《最后一公里》《我和我的祖国》等10余部优秀国产影片主创人员,深入乡村讲解电影、联欢互动,使基层群众现场品味先进电影文化之美,深度感受电影艺术繁荣发展成果。

  六、多措并举提质增效,改革创新有序推进。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把提升社会效益、服务基层群众放在首位。

  一是统筹城乡布局。注重协调用好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激发电影资源活力。抓好顶层设计,制定远郊区和乡镇影院建设规划。充分发挥电影专资扶持导向作用,落实多厅影院建设补贴政策,有步骤解决影院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截至2020年9月底,全市181个乡镇中,38个乡镇建有商业影院72家,银幕577块,座位77200个,乡镇影院覆盖率为21%。新建影院继续向五环外和郊区等低覆盖区域延伸,影院规模和设备设施的大体量和高端化趋势显著。

  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在坚持公益服务基本属性前提下,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电影公益放映投资运营。在确保完成公益放映场次基础上,鼓励公益放映与商业放映并联、串联模式,鼓励院线公司和放映队开展商业放映,尝试新的发行放映模式,探索开发二级市场,全市共开设二级市场商业影厅40余家,年均票房460余万元。

  三是拓展服务形式。创办“首都艺术影厅联盟”,遴选全市170个影厅加入“人民院线”,采取组织观看、优惠票价、政策扶持等方式为主旋律电影“保驾护航”。利用歌华电视院线系统,在基层街道、乡镇开设了12个样板影院。多个区发放电子消费券,鼓励农村群众到商业影院观影。应用2K/3D流动、智能点播设备深入一线放映,远郊群众在家门口能够欣赏到在线商业新片。推行公益电影公众号投票选片,有效提高供片精准化水平,极大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市30所中小学将电影教学纳入校本课程,根据教学进度,每个学生每年可观看20部优秀影片。当前,北京农村公益放映功能日益拓展,已经打造成集观影、理论学习、党团课教育、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平台。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中国电影正处于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稳步迈进的关键阶段,北京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更好地坚守电影工作的初心与使命、旗帜与方向,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主动作为,谋求新局,为促进首都农村文化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北京市电影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